RSS订阅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投资招商 > 正文

市场化载体包装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孙悟空中变的开放故事

崇明注册公司 日期:2013/1/18 16:00:44

  在上海美影厂沉睡了近半个世纪的经典动画电影《大闹天宫》,其3D版亮相龙年新春电影市场,唤醒了几代人的记忆。首映后第一个双休日,就有许多影院单日票房破万,北京“耀莱成龙”、上海影城等多家主流影院的上座率都在九成以上。

  撇开艺术欣赏的眼光,用经济的视角去观察,从银幕挥向观众席的那根“金箍棒”,搅动的远不止票房市场的一池春水。

  有经济学家评价说:3D版《大闹天宫》的上市,意味着在文化产品领域,一种国际团队共同参与创作、中方主导并拥有版权优势的开放合作模式正在形成。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:“电影产业竞争的舞台是全球性的,我们正是用开放手段,借助国际电影产业运作模式和技术手段,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。”

 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《大闹天宫》,曾经轰动全国。然而,这只“老猴王”在3D版新妆亮相前,面临的局面很严峻:50年版权期限即将到期,如果继续尘封不动,这一中国经典动漫形象就会成为可自由改编或引用的“免费午餐”,甚至沦为地摊货。上影集团提出,经典水彩画风描摹出的“美猴王”,能否与当前炙手可热的3D技术“联姻”,蹦上国际大银幕?

  上影集团决定,把影片3D制作交给操刀《2012》、《阿凡达》等大片的国际知名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。

  这一“我是制片人、你是分包商”的新思路,恰恰与中国影视企业居于产业链下游、承接外国大片后期制作分包的传统合作模式“倒了个个儿”。

  3D版《大闹天宫》导演速达介绍,3D制作要把原片3∶4的画面做成9∶16的宽银幕,需要新绘制大量图像。在合作中,作为老板的上影与特艺团队开会,对原版的每一帧画面逐个回顾分析,在“以我为主”的基础上大胆创新——为配合3D立体效果的独特观影感受,设计了20多个“冲出银幕”的镜头;影片听觉系统大手笔改造,“原片只有单声道,现在有11个声道,制作团队重新配器配乐,观众们在影院里能感受到天兵天将出动的震撼听觉效果,这与过去在电视机前看多少遍都不一样”。

  2011年11月,任仲伦率队到美国看样片,特艺公司借洛杉矶派拉蒙影院一个剧场播放5分钟样片,在座的还有美国电影业的不少专家同行。没想到,短短5分钟,这些资深业内专家立即被来自中国的美猴王吸引住了。片花播放结束,他们起身热烈鼓掌。

  事实证明,像《大闹天宫》这样的传统中国故事,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际市场也能引起共鸣,关键是用怎样的国际通用艺术语言去讲述。而用市场化载体包装,利用国外先进技术“借船出海”,这就是“孙悟空72变”告诉我们的开放故事。

  在3D版《大闹天宫》制作阶段,就有美、英、法、日、韩等多个国家购买其海外市场播放版权。这对上海的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无疑是一大突破——过去,由于语言、文化背景等屏障,电影、文学等文化产品走出去,总是叫好容易叫座难。市商务委服务贸易处处长孙嘉荣介绍,上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贸易顺差,但文化出口的规模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,尤其是电影、唱片、摄影等传统文化产品的贸易额一直较少。“孙悟空72变”是否体现出开放环境下电影产业服务贸易的一些新趋势,可能成为国内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思考新课题。

 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做了份有关“开放”的形势研究报告,所列“走出去”经典案例,说的都是文化领域的故事。上海京剧院改编莎翁名著的《王子复仇记》京剧,在欧洲获得好评;上影与国际大牌制片人迈克·梅达沃伊,已经正式合作史诗巨片《魔咒钢琴》;中文版《妈妈咪呀》开启中国音乐剧的“描红”时代,受到欧美主流媒体关注……

  看来,不仅是传统产业领域,开放,也已经成为文化市场的关键词。

【本文网址:http://www.cstle.com.cn/touzizhaoshang/198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】
分享到:
推荐信息
没有资料